狗狗也會長惡性腫瘤!寵物得了癌症該怎麼辦?

狗狗也會長惡性腫瘤!寵物得了癌症該怎麼辦?

文章目錄

惡性腫瘤也就是俗稱的癌症,不只近年來成為國民十大死因之首,也是家中寵物的一大隱患,致死率更是逐年上升,平時發現狗狗身上有不明突出物時應該怎麼辦?而在面對寵物罹患癌症的情況下,主人們還可以為寵物做些什麼?

癌症不只是人類的隱形殺手,對家中的寵物狗狗也是如此,因此國立台灣大學獸醫專業學院為提供動物更好的癌症醫療品質,以及研究動物癌症醫學相關之課題,於2010年成立東南亞第一個動物癌症醫學研究中心與治療中心,希望針對犬貓癌症研發出疫苗,而關於惡性腫瘤緣由及治療方式呼嚕公寓整理如下。

為什麼會有惡性腫瘤?

腫瘤本身為細胞不正常的分裂增生造成,造成腫瘤的形成常是多種因素構成,包括遺傳因素、病毒、各種化學及環境致癌物等,而良性與惡性最大的區別為良性腫瘤生長速度緩慢,且不會擴散至體內其他器官,惡性腫瘤則恰恰相反,不但生長速度高,且容易轉移至其他器官造成更多傷害,不過如果發現家中寵物身體有不明突出物疑似腫瘤不必驚慌,可以先帶至附近的動物醫院進行專業的檢查,並不是所有腫瘤都會發展成惡性腫瘤(癌症),若不幸真的罹患惡性腫瘤,也可以根據獸醫師的說明,趁早發現腫瘤並開始治療,這樣一來會比較有可能將腫瘤進行控制或是治癒,關於附近有哪些動物醫院可以參考全台動物醫院分佈與24小時急診,而本篇文章將以狗狗常見的惡性腫瘤-淋巴癌為例。

狗狗最常見的惡性腫瘤-淋巴癌

淋巴癌是犬類最常見的癌症類型之一,淋巴系統遍布於全身,是體內免疫系統的第一防線,原本淋巴細胞是一種特定白血球,體內何處出現陌生細胞便會趕到並破壞該細胞,所以如果不幸發生病變,就有造成蔓延全身的風險,大部分淋巴癌發生病變的狗狗平均年齡約為7-9歲,發現契機通常是主人撫摸狗狗或是清潔身體時感受到皮膚有不明突起物,而淋巴結常見位置有:下顎、前肩、腋窩及鼠蹊部等,所以平時可以多留意這幾處是否有不明突起物以防萬一。

狗狗常見的淋巴癌症狀

  • 嘔吐
  • 腹瀉
  • 昏睡
  • 食慾不振
  • 體重下降
  • 體溫偏高
  • 淋巴結腫大

多數主人在發現寵物有不明症狀時會採取多觀察幾天的心態,但若是因此延誤了治療的黃金時間那可就得不償失了,所以建議主人們一旦發現家中寵物情況不對時需特別留意,在有空的時間盡快就醫才能避免不必要的憾事發生。

淋巴癌的治療方法

  1. 手術切除:
    初期的淋巴瘤或是其他單一器官腫瘤,在癌細胞尚未轉移之前便手術切除患部,手術後並未復發且沒有觀察到轉移跡象,基本就算是治癒了,但面對癌症還是要從嚴以待,若獸醫師判斷有化療的需要,最好還是採取建議,為寵物做最好的準備。
  2. 化學治療:
    對於化療較敏感的腫瘤(如:淋巴瘤),化學治療可做為治療的主要選擇,藉由注射和口服藥物消滅體內的癌細胞,不同的化療藥物有各自的作用方式,但是主要都是針對腫瘤細胞生長週期中的階段來作用,透過細胞染色體的傷害來防止細胞繼續複製或直接造成細胞死亡。

許多主人擔心狗狗接受化學治療後有掉毛的問題,其實比起人類,寵物在化療後發生掉毛的症狀並不常見,反而腸胃道的副作用會比較常見,其症狀包括食慾不振、嘔吐、拉肚子…等等,可能會進一步引起脫水或缺乏營養的狀況,此時陪伴與照顧就相對少不了,不同的藥物可能有各自獨特的副作用,在用藥時應詢問獸醫師需要注意的狀況,以觀察不同個體對於用藥的反應。

總結

我的狗狗還能活多久?“是獸醫師在告知焦急的主人寵物罹癌後最常見的問題,可惜的是再精密的儀器也無法指出生命的盡頭在何方,所以主人們能做的就是好好陪伴及照顧寵物,像面對淋巴癌,雖然可能無法完全治癒,但治療卻可以大大地延長寵物壽命,大約有40%~45%患病的狗狗接受治療後可以再多活一年的時間,而既然有近乎一半的機率延長壽命,表示也有另一半的患犬可能沒有沒這麼幸運,所以當獸醫師判斷化學治療只能為狗狗帶來副作用而無治療效果時,主人們可能就要做一下心理準備,盡可能地陪伴寵物生命中的最後一哩路。

呼嚕公寓還在建置中,可以多多關注我們喔!